湖南湘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
HUNAN XIANGTOU HOLDINGS GROUP CO.,LTD
2018年,近400戶國有重點企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踐行新發展理念,扎實推進降本增效、瘦身健體,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,總體經營穩中有進,初步實現由“追求規模、速度”向“追求質量”的轉變。
“穩”的基礎進一步鞏固
1.重要經濟指標增速均穩定在合理區間。201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0.3萬億元,同比增長9.4%;實現營業收入35.4萬億元,同比增長9.7%;實現利潤20910.9億元,同比增長16.3%。在2017年產、銷、利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的高基礎上,2018年各指標增速仍接近或超過10%,經營成果來之不易。
2.穩就業、穩外貿、穩信心,國企穩定器作用凸顯。12月末,國有重點企業期末從業人員數1644.4萬人,比年初增加24萬人;全年實現出口產品銷售收入11008.7億元,同比增長9.6%,增速比年初加快1.2個百分點;另據測算,2018年國有重點企業景氣度指數年平均值達87.87%,是近七年來的最好水平。國有重點企業為穩定全年就業形勢、對外貿易、市場信心做出應有貢獻。
“進”的動力進一步增強
1.增長結構多環節優化。首先從增速對比變化看,全年利潤增速快于收入增速6.6個百分點,收入增速快于產值增速0.3個百分點,企業產銷銜接保持順暢、獲利能力大幅提升;其次從盈虧面變化看,12月末,國有重點企業中有虧損企業38戶,同比減少8戶,虧損面同比下降2.5個百分點,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減虧46.4%,盈利企業增多,虧損狀況明顯改善;最后從利潤的行業分布看,20個主要行業中,全年累計實現利潤在500億元以上的有14個,同比增加2個,高盈利行業增多,利潤分布更均勻。
2.運行質量大比例改善。全年重點監測的10項效率指標中,有8項同比持平或改善。其中:產銷率99.7%,同比持平;成本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比重95%,同比下降0.03個百分點;營業收入利潤率5.9%,同比提高0.3個百分點;凈資產收益率6.6%,同比提高0.5個百分點;資產負債率64.9%,同比下降0.7個百分點;流動資產周轉率1.34次,同比加快0.03次;“兩金”占流動資產比重20.4%,同比下降1.5個百分點;勞動生產率215.1萬元/人,同比提高11.4%。
3.新增長點逐漸聚集發力。據問卷調查,截至2018年底,42.5%的國有重點企業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在生產經營中已經形成了新的增長點,另有近一成的國有重點企業新增長點已處于加速培育期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。如鞍鋼反饋,集團年度科技投入占主營收入比重提高到4%以上,公司高端橋梁鋼在美國、歐盟鋼鐵貿易保護背景下,仍獨家供貨美國、德國等相關橋梁建設;中國誠通下屬中儲智運平臺自成立以來業務不斷擴大,2018年前11個月業務收入突破90億元,同比增長近50%;濟南二機床反饋,企業通過建立智能制造車間,推進數控化、自動化等智能制造的應用,生產效率有效提升,產品交貨期縮短20%;淮北礦業建成并已投入使用兩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,完成選煤廠15個智能化改造項目,煤炭智能化采選實現歷史性突破;北汽福田大力發展主營業務,通過與國際知名企業展開一體化戰略合作,在實現商用車核心部件性能提升的同時,創造出新的利潤增長點;太原鋼鐵推動生產線智能化升級改造,預計完成后生產效率提升四成,能耗降低一成。
內外因素合力推動增長轉型
綜合數據統計結果和企業反饋信息,面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,國有重點企業2018年經營成果的取得,一方面得益于國家各項調控政策的精準到位,切實為企業減負,激發了市場活力。
2018年,國有重點企業應交稅金總額同比僅增長3.8%,增速比2017年下降1.2個百分點,且低于營業收入增速5.9個百分點,企業綜合稅負明顯下降。另方面也是各企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苦練內功、創新進取的成效體現。2018年,在營業成本剛性增長9.9%的情況下,各國有重點企業加強費用管控,全年三項費用增長8.1%,把成本費用總額全年增速拉低至9.6%,低于營業收入增速0.1個百分點;年內各重點企業降杠桿、壓兩金成效顯著,截至12月末,資產負債率和“兩金”占比均降至近五年來最好水平。
2019年,受國內市場需求回落、國際貿易爭端升級等因素的影響,經濟下行壓力增大,一季度國有重點企業景氣度先行指數有所回落,但仍高于前三年同期平均水平0.88個百分點。問卷調查結果顯示,面對形勢變化,各國有重點企業有信心通過全面深化改革、強化創新驅動,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。(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 李紅崔姍姍)
湖南湘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ICP備案號:湘ICP備13008969號技術支持:康曼德
2018年,近400戶國有重點企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踐行新發展理念,扎實推進降本增效、瘦身健體,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,總體經營穩中有進,初步實現由“追求規模、速度”向“追求質量”的轉變。
“穩”的基礎進一步鞏固
1.重要經濟指標增速均穩定在合理區間。201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0.3萬億元,同比增長9.4%;實現營業收入35.4萬億元,同比增長9.7%;實現利潤20910.9億元,同比增長16.3%。在2017年產、銷、利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的高基礎上,2018年各指標增速仍接近或超過10%,經營成果來之不易。
2.穩就業、穩外貿、穩信心,國企穩定器作用凸顯。12月末,國有重點企業期末從業人員數1644.4萬人,比年初增加24萬人;全年實現出口產品銷售收入11008.7億元,同比增長9.6%,增速比年初加快1.2個百分點;另據測算,2018年國有重點企業景氣度指數年平均值達87.87%,是近七年來的最好水平。國有重點企業為穩定全年就業形勢、對外貿易、市場信心做出應有貢獻。
“進”的動力進一步增強
1.增長結構多環節優化。首先從增速對比變化看,全年利潤增速快于收入增速6.6個百分點,收入增速快于產值增速0.3個百分點,企業產銷銜接保持順暢、獲利能力大幅提升;其次從盈虧面變化看,12月末,國有重點企業中有虧損企業38戶,同比減少8戶,虧損面同比下降2.5個百分點,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減虧46.4%,盈利企業增多,虧損狀況明顯改善;最后從利潤的行業分布看,20個主要行業中,全年累計實現利潤在500億元以上的有14個,同比增加2個,高盈利行業增多,利潤分布更均勻。
2.運行質量大比例改善。全年重點監測的10項效率指標中,有8項同比持平或改善。其中:產銷率99.7%,同比持平;成本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比重95%,同比下降0.03個百分點;營業收入利潤率5.9%,同比提高0.3個百分點;凈資產收益率6.6%,同比提高0.5個百分點;資產負債率64.9%,同比下降0.7個百分點;流動資產周轉率1.34次,同比加快0.03次;“兩金”占流動資產比重20.4%,同比下降1.5個百分點;勞動生產率215.1萬元/人,同比提高11.4%。
3.新增長點逐漸聚集發力。據問卷調查,截至2018年底,42.5%的國有重點企業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在生產經營中已經形成了新的增長點,另有近一成的國有重點企業新增長點已處于加速培育期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。如鞍鋼反饋,集團年度科技投入占主營收入比重提高到4%以上,公司高端橋梁鋼在美國、歐盟鋼鐵貿易保護背景下,仍獨家供貨美國、德國等相關橋梁建設;中國誠通下屬中儲智運平臺自成立以來業務不斷擴大,2018年前11個月業務收入突破90億元,同比增長近50%;濟南二機床反饋,企業通過建立智能制造車間,推進數控化、自動化等智能制造的應用,生產效率有效提升,產品交貨期縮短20%;淮北礦業建成并已投入使用兩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,完成選煤廠15個智能化改造項目,煤炭智能化采選實現歷史性突破;北汽福田大力發展主營業務,通過與國際知名企業展開一體化戰略合作,在實現商用車核心部件性能提升的同時,創造出新的利潤增長點;太原鋼鐵推動生產線智能化升級改造,預計完成后生產效率提升四成,能耗降低一成。
內外因素合力推動增長轉型
綜合數據統計結果和企業反饋信息,面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,國有重點企業2018年經營成果的取得,一方面得益于國家各項調控政策的精準到位,切實為企業減負,激發了市場活力。
2018年,國有重點企業應交稅金總額同比僅增長3.8%,增速比2017年下降1.2個百分點,且低于營業收入增速5.9個百分點,企業綜合稅負明顯下降。另方面也是各企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苦練內功、創新進取的成效體現。2018年,在營業成本剛性增長9.9%的情況下,各國有重點企業加強費用管控,全年三項費用增長8.1%,把成本費用總額全年增速拉低至9.6%,低于營業收入增速0.1個百分點;年內各重點企業降杠桿、壓兩金成效顯著,截至12月末,資產負債率和“兩金”占比均降至近五年來最好水平。
2019年,受國內市場需求回落、國際貿易爭端升級等因素的影響,經濟下行壓力增大,一季度國有重點企業景氣度先行指數有所回落,但仍高于前三年同期平均水平0.88個百分點。問卷調查結果顯示,面對形勢變化,各國有重點企業有信心通過全面深化改革、強化創新驅動,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。(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 李紅崔姍姍)